国庆期间看我的微信朋友圈,才发现我的同龄人们的生活真是千姿百态。
作为一个95后,看到我身边的其他95后的生活状态真是非常有趣:不定时分享如何“薅羊毛”;更新一下音乐节以及livehouse演出的现场;找人组车剧本杀;炫耀一下自己新买的平民品牌的球鞋...总之,看95后的微信朋友圈,你会在每一次更新后对对方的了解更深一步。
我认为,95后是更加真实的群体。他们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,享受体验的过程,不愿意一味的迎合当下的流行趋势,对自己看不惯的事物自主抵制并且勇敢的骂着脏话。
那么,从这些表现,我们能不能来分析一下95后群体的整体性格,从而了解95后的消费观念,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营销活动呢?
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由于现在的95后已经存在了自主消费能力,成为了消费者市场的主力,所以了解95后的消费观念是很有必要的。
拒绝话术,只要我想要的
大部分95后,是不吃话术那一套的。
很多让人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的话术,在95后这里压根行不通。比如什么“好的手表是身份的象征”“优质化妆品让你更出众”等等等等,对于95后而言并没有什么吸引力。
对于95后而言,我的生活是由我自己决定的,他们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和指点,只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就可以了。这应该是95后最本质的消费观。
薅羊毛,找平替,真不是抠,而是不在意。
不得不说,95后是薅羊毛的行家。
举个例子,原来上大学的时候,学校里开了家某品牌的咖啡店,开业前期优惠力度特别大,导致我和朋友们那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一杯咖啡。很快优惠活动过去了,发现校外的一家咖啡店又搞了优惠活动,于是我和朋友们又转战另一家咖啡店。
所以说,喝什么不重要,味道差不多就行,主要是羊毛薅到了手,那咖啡就更香了。
由此可见,对于品牌而言,前期大力度的优惠活动是非常容易让95后引起关注的,但能不能留下他们,完全取决于性价比高不高。
该省省,该花花,心理账户来当家。
95后是标准的“骑共享单车去夜店蹦迪”的那种人。
一百块的外卖可以点,配送费5块不行;商场里喜欢的衣服和鞋几百块都行,然后大包小包的挤地铁回家。95后已经感知到了“心理账户”这个经济学概念的存在,并将其诠释的淋漓尽致。在心理账户中,95后对于不同来源和不同用途的钱,无法做到一视同仁。因此在消费时也会采用不同的态度。
95后是追求优质生活的一群人,但也是懂得省钱的一群人,所以你会看到他们又抠又爱花钱。然而这些都是95后心理账户的影响。
小众文化,“体验”最大,为快乐付费!
相较于物质,95后更爱的是体验。
无论是剧本杀,还是去看livehouse的小众音乐演出。95后追求的不一定是超强的实用性,但追求的一定是个性较强的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体验。
仪式感是95后生活的调味品,也是除了必需品消费外,95后的主要消费动力。因此他们不仅愿意为自己花钱寻找快乐,也愿意通过送礼物的方式来分享这份快乐。
在简单了解了95后的一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后,我们会发现95后是非常容易受到情感营销影响的人群,不同于比95后年龄更大人群所追求的实用,或是更小年龄群体所追求的随性。95后的消费不仅源于当下,也会思考未来。马上就是双十一了,各品牌主可以通过了解95后的心理来制定营销策略,从而使自己大大增加成交的概率。
稿件名称特朗普侄女上书法院,起诉美国总统及 其家人欺诈...
订单时间:2020-10-22 媒体数量:20个
0
0
0
0
0
已选:0个
总计:0元
媒体信息错误,请重新提交
发送语音验证码
温馨提示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,用户需绑定手机号进行实名认证,星空媒体将对用户隐私信息给予保护,未响应网络安全法的要去,请绑定手机号完成实名认证。